五月榴花妖艷烘。綠楊帶雨垂垂重。五色新絲纏角粽。
金盤送。生綃畫扇盤雙鳳。
正是浴蘭時節動。菖蒲酒美清尊共。葉里黃驪時一弄。
猶瞢忪。等閑驚破紗窗夢。
——《漁家傲·五月榴花妖艷烘》- 歐陽修 - 宋代
又是一年端午到。我們過端午的習俗由來已久,始于春秋戰國時期,至今已有2000多年。
端是“開端”、“初”的意思。初五可以稱為端五。農歷以地支紀月,正月建寅,二月為卯,順次至五月為午,因此稱五月為午月,“五”與“午”通,“五”又為陽數,故端午又名端五、重五、端陽、中天、重午、午日。
“端午”二字最早見于晉人周處《風土記》:“仲夏端午,烹鶩角黍”。此后吃粽子和賽龍舟,是為了紀念屈原。端午時值仲夏,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。
到如今,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:吃粽子,賽龍舟,掛菖蒲、艾葉,薰蒼術、白芷,喝雄黃酒。
端午正輕步而來,她從花明柳暗細雨如絲的江南走來,從綠陰如蓋柳樹含煙的夢中走來,從我深深地凝眸中走來了。
祝大家端午節快樂! |